李嘉诚配资在线导航官网,这次嗅到了危险 资产大撤退引发猜测。李嘉诚作为杰出的华人商人之一,一度是很多人的榜样。但随着赞誉而来的是批评。最近,这名商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清空他在中国的财产,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在加速变化。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将四个楼盘项目中的400套房源进行了一次超级大甩卖。据不完全统计,最便宜的一套房子仅约40万元,相当于香港同面积住宅首付的三分之一;高端一点的,总价在7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到了8月初,有中介透露,许多操着粤语的香港客人北上抢购,部分房源只剩尾货了。
在很多人眼里,李嘉诚本次中国资产的大撤退显得急迫而坚决。过去,他似乎总是巧妙地在地产低潮期买地,又抓住市场的高点套现。如今,他在楼市低谷期甩卖资产,不免让人猜测是否急于抽调资金转向其他领域,抑或“跑了”。
今年以来,李嘉诚及其家族频繁出现在头版头条,甚至有时出现在八卦版的频率远高于主流财经版。在这个全球经济敏感时刻,李氏资产的出走不可避免会引起轩然大波。
李嘉诚每一次抛售中国资产,总会有人认为这是他对市场环境的一种预测和判断。但也总有人担忧其背后潜藏的不确定性。这种担忧可以从“囤地捂盘”这门“艺术”说起。
在众多案例中,成都南城都汇项目最为轰动。2004年,李嘉诚以21多亿的价格购得该项目地块。拿地后的两年内,地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但他将部分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随后,李嘉诚将这块地分成了8期来建设,12年后只开发了6期。2020年,成都市政府勒令李嘉诚完成建设,但他已将剩下的第7期、第8期股权卖给其他公司,单凭这笔交易就赚了38亿港元。
不仅如此,李嘉诚拿地时的楼面地价为1030元/平方米,16年后住宅均价达到2.4万/平方米。经测算,李嘉诚在这块地上躺赚了近百亿。这一操作在不同城市、不同楼盘中屡试不爽,包括北京的御翠园、东莞的海逸豪庭等。
然而,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南城都汇项目为例,接盘的企业深陷债务纠纷,欠税超20亿,甚至上演了抢公章的闹剧。此外,到2025年仍有约5000套房待售。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李嘉诚的行为增加了制度成本,透支了城市发展红利,加剧了普通人买房的负担。李嘉诚更像一个全球宏观投资人,他的业务覆盖了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他凭借敏锐直觉捕捉市场价格波动的机会,实现“低买高卖”的盈利目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百废待兴,李嘉诚这样的港商带来了投资和技术,有助于经济发展。然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持续收紧,针对囤地、捂盘等行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直接影响了李嘉诚等房企的囤地策略。2024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从容忍到出手,政策的转向意味着两件事将被深刻改变。第一,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时间换空间的操作不再风光。第二,我国越来越清醒,重新审视资本运作的方式。
社会和商业想要进步,必须依靠更健康、更长期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今天我们鼓励和支持的是能够推动创新、创造就业、为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实干家。李嘉诚在很多人眼里还谈不上这一点。
国际环境的加速演变,尤其是中美博弈进入到深水区之际,李嘉诚在港口资产处置上出现了“选边站”问题。面对同样不平凡的国际环境,不少人指出,以任正非为代表的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与国家利益协同实现长期价值,展现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而李嘉诚则暴露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中资本的短视性和对价值观的漠视。
这些声音渐渐盖过了金钱落袋的安稳感。变化,李嘉诚不是没有感受到,特别是他的大儿子李泽钜在2025年7月被移出了香港特首顾问团。而近来400套房源的大撤退,也或许是危机感的某种延续。
在各方博弈交织的今天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李嘉诚的争议终将成为对一代商人群体的历史拷问。
宏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